龙年夏季,在“中国银都”——永兴县,一场前所未有的旧城区扩容提质攻坚战,在县城10万市民的殷殷期盼和啧啧称赞中拉开了帷幕。这场攻坚战,是永兴县能否如期创建省级文明县城的关键一着。为了打好这场攻坚战,目前永兴县上上下下同心同德、戮力进取、协力攻坚,奋力冲刺……人们注意到,永兴的文明县城创建活动肇始于地下——花大力气改造严重老化腐蚀的地下网管,用县城市民的话说:永兴县城让民生工程深入地下,那是实打实的文明创建!让文明的触角从“地下”延伸到“地上”;坚持“地下文明”和“地上文明”一起抓;“地下文章”和“地上文章”一起做,是以袁卫祥、谭建上为首的永兴新一届领导班子用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视角,确立的以服务民生为根本宗旨的文明县城创建路径。
永兴,地扼五岭,雄联衡麓,秀接潇湘,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邑。永兴县城周围山峦起伏,平缓清澈的便江穿城而过,形态奇特的丹霞地貌引人入胜,秀水、青山、内湖、绿洲、奇洞、怪石等诸种地理元素与县城交融与共,构成了依山傍水、风景优美、多姿多彩、起伏有序的城市格局。但另一方面,永兴县城的建设历史欠账较多,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十分落后,现实矛盾多,工作压力大。文明县城的创建、旧城区的提质改造,要做的工作千头万绪,要解析的难题多如牛毛,突破口选在何处?这既需要智慧的灵光,也需要吃准吃透“城”情,更需要决策者有一种沁入骨髓的民本情怀。永兴县将改造修复地下网管选择为创建文明县城的突破口之一,绝非决策者的主观臆断。
惠民生,保民安,稳民心,聚民智,借民力,修民德——永兴县新班子的所有重大决策,都来自于调查研究的末尾;都来自于民心民智的聚合;都来自于对群众愿望的尊重。一句话,是听民声察民情、集民智谋发展的产物。
永兴籍的网民中流传着一则县委书记袁卫祥亲自回复网帖《给永兴新任县委书记袁卫祥的一封信》的佳话——
2012年8月8日,一位署名为“中国银都”、自称为“在外的永兴游子”的网友,在湖南红网论坛中发布了《给永兴新任县委书记袁卫祥的一封信》的帖子,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关注,袁卫祥书记指示将这封信刊载到永兴县官方的“大调研快报”上,并在“中国银都”的帖子后亲自作了如下回复:
感谢您提出的宝贵意见建议。您提出的这些意见建议事关永兴发展,很有见地,也足以体现您热爱家乡,关心家乡发展的深切情怀。我们将认真研究您提出的建议,积极抓好融城扩城、产业转型、交通建设、新农村建设和作风建设、打黑除恶等有关工作,推动永兴加快发展。落款是:中共永兴县委书记袁卫祥
为了准确把脉永兴,县委书记袁卫祥和县长谭建上一踏上永兴的土地,便迈开双脚到群众中去,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通过深入调查研究,袁卫祥发现永兴的城市建设有一个最容易忽视却又最容易影响民生的问题——地下管网及排水系统多年带病超期服役,严重老化锈蚀,下雨发生内涝,天晴也有积水;跑冒滴漏举目皆见,严重浪费水资源;自来水中的重金属超标,危害市民身体健康;一些居民和商场的地下排水通道经常被堵塞,影响正常的生活和营业;居民的生活污水排放不畅,严重污染环境……凡此种种,让市民叫苦不迭,徒唤奈何!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永兴的决策者们将创建文明县城的突破口选在旧城和地下网管的提质改造,无疑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正确决策。
地下管网改造是一项造福百姓的庞大系统工程,是城市公共设施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永兴县城的这次水管网和排水系统改造工程,施工难度前所未有,集中体现在以下方面:光缆、煤气、通讯电缆、下水管线与供水管线并行,互相穿越,无法采取机械施工,只能实施人工挖掘;由于施工现场上部有高压线,施工作业面受限,增大了管网吊装铺设难度;无论是地上,还是地下都有障碍物,有些地段必须降低管网铺设深度才能避开其他管线。但再难也没有动摇永兴决策者的决心,因为他们知道,创建文明县城,好比建楼房,重在夯实基层、打牢基础。基础就是“硬件”,“硬件”不“硬”,整个永兴的“文明大厦”就不牢固,乃至可能像雷峰塔般的倒塌。
每当抬头仰望枝叶如盖的大树,我们在羡慕、慨叹大树伟岸、沉稳、茂密的时候,是否想到大树那深埋地下的同样繁茂的树根?小小树苗成长为一棵大树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是大树下面深深扎根泥土的根基!如果根基不牢,大树就会被风吹走,甚至连根拔起。有道是:树由根而发,水由源而流;树高千尺,缘于根深;根基不牢,地动山摇,根基牢固,常治久安。唐韩愈曾告诫为学之人说:“将祈至于古之立言者,则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养其根而俟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基础设施靠投入。基础设施建设,是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文明程度最基础的工作。”重地上、轻地下、重审批、轻监管、重建设、轻养护“,似乎成了大多数城市发展的通病,即使地下管线发生问题时,也往往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随着永兴县地下管网综合改造建设的逐步实施,这些问题都将被一一解决。一位网友满怀信心地写道:“从目前来看,袁书记是一个务实能干的好领导,他看问题比较准,虽然他到永兴时间短,但对永兴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看得十分清楚,解决问题的思路清晰,措施也切实可行,下一步就看如何抓落实了”。
有人说,一个城市是否发达,不能光看楼宇的高度,更要看下水道的尺度。高楼大厦承载城市发展功能,体现城市气派展示城市繁荣,是城市的脸面、政绩的标识,受到高度重视可谓顺理成章自不待言,而地下管网建设也是基础建设、城市的“内里”和“五脏六腑”,事关百姓的生活和安全,君不见每年夏天的大雨让很多光鲜的城市频频内涝、交通瘫痪,群众财产和生命受到严重损失,让人痛心疾首、对天长叹!但地下工程建设欠帐多、难度大,且既不“露头”又不“翘尾”,往往难以收到立竿见影、吹糠见米的效果,加上“躲藏”于地下的网管,既不“露头”亦不“翘尾”,难以进入人们的视野。这种“隐形”的民生工程,它考验的是城市的良心、民生至上的政绩观。毋庸置疑,永兴的新一届领导班子已经接受了这种考验。据了解,永兴这次决心用2年时间全面改造县城地下管网,投入资金将达3亿元。这笔巨大的“地下”投入,体现了永兴县新一届领导班子科学发展观的扎实理念。
其实,永兴县“地上文明”的创建也毫不含糊——瞄准建设具有一流城市景观、一流环境秩序、一流文化教育、一流公民素质的文明县城,同时瞄准创建省级园林县城和国家卫生县城,永兴的措施得力,脚步坚实,足音铿锵,成绩可圈可点,效果粲然可观。随着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向前推进,永兴县城的面貌正发生着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不少市民纷纷赞叹:“我们的县城天天在变靓!”永兴,这座拥有1600多年的悠久历史的古城,今天正以其一种崭新的面貌展示着她非凡的魅力。作为一位来自省城的游人,我在“到此一游”之后深深地喜欢上了眼前的这座钟灵毓秀、绿水环绕,有着迷人风采的小城,我多么希望远离大城市的喧嚣来到这样一座小城里安营扎寨,寄放心灵——她会让我用来生存的文字富含柔情蜜意;她代表了我曾经的向往和期冀,代表了我心中的美化和诗意,代表了我此刻的感念和恩典。
在百度“永兴吧”中,有位网友这样写道:袁卫祥书记率领安仁人民奋力拼搏,在短短几年时间内让安仁县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安仁市民享受整洁如画、景美人和、碧水蓝天的美好环境,相信从安仁带来了旋风的袁书记来我们永兴也会大有作为的!
曙光在前,胜利可期。担负着缔造“生态永兴、文明永兴、和谐永兴、富裕永兴”使命的新一届领导班子,将凝聚全县人民的智慧和力量,齐心协力地如期实现既定的目标,一座居者心怡、来者心悦的魅力县城,正渐行渐近、渐近渐明地映入永兴人民的眼帘!
相关内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