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索未知 > 未解之谜 > 宜宾频现古墓群!千年地下宝藏诉说长江首城文明史
宜宾频现古墓群!千年地下宝藏诉说长江首城文明史
作者:微微说事
2025-03-31
52
管理

作为长江首城的宜宾,不仅是川南经济重镇,更是一座深埋千年文明密码的历史宝库。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推进,这片土地频频“惊现”古墓群,从东汉贵族墓到宋代地下豪宅,从明代高官陵寝到清代市井遗存,每一处考古发现都掀开了宜宾历史长河的神秘面纱。

一、东汉墓葬群:釉陶与青铜器见证早期繁华

2025年3月,宜宾临港经济区某工地施工时,意外挖出两座东汉末年古墓,出土釉陶罐、青铜饰件及五铢钱等20余件文物。此类发现并非孤例——早在2017年,宜宾县岷江边一处东汉崖墓群中,也曾清理出陶俑等陪葬品,墓室正对江水,虽遭盗扰,仍可窥见东汉贵族“事死如事生”的厚葬传统。

考古意义:釉陶作为陶器向瓷器过渡的产物,是研究古代手工业发展的重要线索;而青铜饰件则映射出东汉时期宜宾与中原文化的交融。

二、宋代地下豪宅:雕刻艺术与市井繁华

宜宾的宋代墓葬尤以“奢华”著称。2021年,屏山县高铁项目考古中,一座占地5000平方米的宋代家族石墓群重见天日。墓室由巨石砌成,高近3米,门侧武士浮雕肃立,棺床由石雕力士托举,后龛“妇人启门”雕像栩栩如生,墓顶藻井更仿照木构建筑,堪称“地下宫殿”。无独有偶,2012年南溪区滨江新城工地亦出土宋代古墓,40余件陶俑、陶桌、器皿等陪葬品,尤其是24个神态各异的陶俑,生动再现了宋代川南市井生活的富足。

历史背景:北宋时期,长江水运带动川南商贸繁荣,稻米、酒、茶产业兴盛,显贵阶层盛行修建豪华墓室,试图将生前荣华带入“彼岸”。

三、明代周洪谟墓:太子少保的沉睡之地

2013年,宜宾临港开发区工地发现明代太子少保周洪谟之墓。墓室以整石打造,排水系统精密,壁画朱砂犹存,碑文“明故太子少保周文安公之墓”清晰可辨。周洪谟为明代鸿儒,官至礼部尚书,曾创立翠屏书院,推动中原文化与本土融合,其墓室虽多次被盗,但原址保护仍成为宜宾教育史的重要见证。

文化价值:周洪谟墓的发现,不仅印证了文献记载,更将宜宾儒学教育的历史脉络向前推进数百年。

四、近年新发现:基建中的“意外”考古

宜宾古墓的发掘常与城市建设“不期而遇”。2017年,南溪汪家镇因雨水导致路面塌方,暴露出一处雕刻精美的古墓,墓室结构完整,引发“王侯陵寝”猜想;同年,某乡镇污水管道工程中,东汉崖墓群重见天日,陶俑残片虽破损,却为研究崖墓分布提供了新线索。这些“被动式”考古,既考验文物保护应急能力,也为公众揭开历史面纱提供了契机。

守护地下文明,延续城市文脉

从东汉到明清,宜宾古墓群的密集现身,不仅印证了其作为长江文明节点的地位,更警示我们:城市发展需与文物保护同行。未来,随着考古技术的进步,这片土地或将继续“出土”惊喜,而如何平衡基建与遗产保护,将是宜宾乃至全国面临的永恒课题。

0
点赞
赏礼
赏钱
0
收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思量岛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思量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 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
QQ:617470285 邮箱:info@siliangdao.com
关于作者
大脑是个啥(千里马)
点击领取今天的签到奖励!
签到排行
0
0
分享
请选择要切换的马甲:

个人中心

每日签到

我的消息

内容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