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表3影响深远的太极图
NO.4河图、洛书是上古的无字天书?
河图、洛书是中国上古时期传下来的神秘图案。相传远古时代,一个丑陋怪物游到黄河边上的孟津,背负一块刻有古怪图案的玉版。怪物不但吃庄稼,竟然生吞活人。伏羲氏将怪物制服,怪物自称黄河里的龙马,并将背上的玉版献给伏羲。这就是“河图”。据说伏羲就是根据“河图”画出的“八卦”。
《辞海》解释“河图洛书”说:“……传说伏羲氏时有龙马从黄河出现,背负‘河图’;有神龟从洛水出现,背负‘洛书’。伏羲根据这种‘图’、‘书’画成八卦,就是后来《周易》的来源。”古人普遍认为洛书与河图是《易经》的源头。
不过,洛书与河图很早就失传,在古代一直也是以传说的方式存在着。据说“河图”、”洛书”在古代出现时都有无法识别的文字,后来都慢慢散佚。现在人们经常看到的两幅图是朱熹的《易学启蒙》中的,因为有图无字又神秘难解,人们把它们叫做“无字天书”。其中“河图”是用黑白环点示数、排列成图的。即一六居下,二七居上,三八居左,四九居右,五十居中。而“洛图”也只有用黑白环、点示数的图。有人形容它:“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五环居中。”这些神秘的图案自古以来无人能破译。
现在,各种关于“河图”、“洛书”的说法都没有真正找到依据,河图究竟是什么样的图案?洛书究竟是什么样的书写符号?它们原型是什么?古人又是如何按照它们画出八卦的?这些疑问都有待解答。
图表 4朱熹版的河图(左)洛书(右)
.
NO.5,《易经》的作者是谁?
一部书的作者是谁,总是个比较重要的问题。《周易》分为《易经》和《易传》两部分(经是主体,传是对经的解释);关于《易经》的作者,学术界历来有多种说法。《易经》里有八卦、重卦、卦辞、爻辞的问题。这些东西都是何人所作, 向来就有不同的说法。对于八卦,历来都认为是伏羲氏根据河图,观察天地万物所画,这一说法虽然较少争论,但也缺少实在的证据。其次, 关于《周易》中的卦辞、爻辞作者, 传统有二说:一说卦辞、受辞都是周文王作。一说卦辞周文王作, 艾辞周公旦作。
不过,这些没有事实根据的传说在20世纪遭到普遍怀疑,也出现了不少新的见解。概括起来,关于《易经》的作者,大概有数九种不同的说法:一、孔子:认为孔子作卦辞爻辞;二、卜筮者;三、周公;四、周文王;五、狄族史家;六、殷商遗民;七、《左转》作者的后人;八、南宫括;九、周厉王的臣子——认为《周易》是周厉王的臣子为周厉王所写的。
图表 5伏羲氏画八卦
NO.6,《易传》是孔子作的吗?
《易传》是对《易经》的解释,共七种十篇。即《象传》上下、《象传》上下、《文言传》、《系辞传》上下和《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 内容都。
孔子与《易传》的关系也是周易研究史上的一个谜题。问题主要在于,《易传》是否是孔子所作。
明确将《易传》的作者认定为孔子的大概是从《史记》开始的。自汉至唐很少有人怀疑,认为是孔子所作, 至北宋欧阳修开始有所质疑。由于《易传》包含广泛,思想驳杂,甚至内部存在一些矛盾。《易传》并不是一人所作的观点易经为大多数人接受了。
关于《易传》的出书和学派属性, 学术界至今仍有许多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易传》乃孔子所作, 属于儒家的作品;有人认为《易传》与道家有很大的关系, 应归于道家。此外还有其他不少更加具体的说法,:
有的认为《易传》多出自荀子门徒;有的人认为《易传》是颜氏之儒的遗著, 虽然不是孔子所作, 历史上却是以孔子手著的名义发挥影响;还有的认为《象》二传以及《系辞》的有关章节曾经思孟学派整理、润色过。
中国传统文化当代价值传承者
中国风骨 天下情怀
中国孔子基金会战略合作伙伴 山东儒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请关注微信公号:儒风大家(rufengdajia)
相关内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