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彭加木在罗布泊给队友留下了一张写有7个字的纸条后就离奇失踪,至今生不见人死不见尸,他的失踪也成了建国以来最大的迷案之一。
生于1925年的彭加木,受过良好的教育,早年便开始投身于植物病毒学的研究,凭借着出色的天赋和不懈的努力,他早早就成为了业内的权威。
罗布泊卫星图
从1956年到1980年,彭加木三度进入罗布泊进行科考,和团队一起揭开了这片沙漠的秘密。他们的努力突破了当时的科学极限,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这样一位勇敢且深具智慧的学者,最后却消失在了这片沙漠之中。至今,关于他的失踪,众说纷纭。
经过一番权衡后,队员们还是决定发电报求援,等待救援。然而,当他们第二天收到回电时,彭加木却离奇失踪了。他留下的最后一条线索,是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我往东去找水井,6月17日”,而这个17还是从16日改成的17,这也是彭加木留下的最后一条线索,自此彭加木就离奇失踪了。
在彭加木失踪后,我国先后组织了四次大规模的寻找,却依然没有找到他的踪迹。
搜救队寻找彭加木的影像资料
在彭加木失踪三个多月后,也就是1980年10月11日,香港《中报》刊登了一篇关于彭加木叛逃美国的文章,大概意思是说有人在美国见到了彭加木,并把这件事写信告诉了彭加木的妻子。但不久之后,这篇报道被证实为无稽之谈的假新闻。
香港《中报》的谣言文章
《人民日报》的辟谣文章
随之而来的是各种各样的猜测:有人说彭加木在罗布泊意外获得了一块双鱼玉佩,并触发了上面的机关,被复制出了两个一模一样的彭加木,为了掩盖这个事情,所以就对外说彭加木失踪了,还有人说彭加木借助双鱼玉佩穿越到了汉朝成为了王莽,当然这些都是人们的杜撰,不足为信。
影视资料
失踪的真相可能很简单我们不妨从最简单的角度考虑一下彭加木的失踪过程:彭加木在寻找水源的过程中,可能因体力透支而倒下。而恰在这个时候(6月18日夜里),罗布泊的沙尘暴突然席卷而来,将他吞没。沙尘暴不仅能迅速改变周围的地貌,还能将一切掩埋得无影无踪。更有可能的是,彭加木在避风沙时,遭遇了雅丹地貌的坍塌,最终永远消失在那片荒凉的沙漠中。
这一切,看似平凡,却也如此残酷。失踪后的彭加木,没有留下尸体,也没有被发现。正如那片沙漠,沉默而又深邃,既让人渴望揭开谜团,却又无法逃避其无情的自然法则。
尽管彭加木的失踪至今没有确凿的答案,但他所展现出的科研精神和探索精神,却远远超越了这个谜团本身,值得我们尊重和学习。
相关内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