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球动态 > 地球物种 > 小角龙:蒙古小型角龙类(长0.6米/鹦鹉状嘴巴)
小角龙:蒙古小型角龙类(长0.6米/鹦鹉状嘴巴)
来源:网络整理
2024-05-01
249
管理

小角龙是一种角龙下目中的小型恐龙,它最大的特点就是脑后的颈盾非常短,且体长只有0.6米,诞生于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属于目前已知的最原始的角龙类恐龙之一,第一批化石发现于亚洲的蒙古国,微角龙属于它的异名。

小角龙的体型

小角龙:蒙古小型角龙类(长0.6米/鹦鹉状嘴巴)

小角龙属于角龙下目中最小的恐龙之一,体长几乎和大部分迷你似鸟龙类似,比如耀龙、树息龙以及似金娜里龙等,体长只有60厘米,大小类似于现代的一只狗,在目前已经发现的770多种恐龙之中仅排到695位。

小角龙的外形特征

小角龙:蒙古小型角龙类(长0.6米/鹦鹉状嘴巴)

小角龙结合了鹦鹉嘴龙科和原角龙科的很多特点,比如它拥有着尖锐内勾的鹦鹉状鸟喙嘴,而它的后颈部半圆形板甲非常短,明显只有大部分角龙科恐龙的一半,就连它的额角也是非常小的,不过它虽然属于植食性恐龙,但主要是使用后两足进行行走。如果想要了解小角龙的话,其实也可以观看迪士尼的动画片《恐龙》,在其中就曾出现过小角龙的身影。

小角龙的生活习性

小角龙:蒙古小型角龙类(长0.6米/鹦鹉状嘴巴)

小角龙和大部分角龙科恐龙一样,都喜欢群居生活为主,并且由于拥有着非常尖锐且弯曲的鹦鹉状嘴巴,所以大多是以坚硬且韧性大的植物为食,因为鸟喙状嘴能够轻易的切断针叶,再加上白垩纪时期的开花植物都是非常少的,所以小角龙大部分都是以低矮的蕨类植物、松树类以及苏铁等为食。

小角龙的化石发现

小角龙:蒙古小型角龙类(长0.6米/鹦鹉状嘴巴)

小角龙最早一批化石是在亚洲的蒙古国发现的,到1953年的时候由古生物学家Birger Bohlin进行了命名和描述,当时将其称为“戈壁微角龙”,但是后来发现已经有一种昆虫也使用了这一名称,于是之后便使用了新的名字来代替它的属名。

0
点赞
赏礼
赏钱
0
收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思量岛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思量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 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
QQ:617470285 邮箱:info@siliangdao.com
关于作者
二哈哈士奇(千里马)
点击领取今天的签到奖励!
签到排行
0
0
分享
请选择要切换的马甲:

个人中心

每日签到

我的消息

内容搜索